日圓合約規格表:
CME交易所 |
||||
商品名稱 |
交易月份 |
台灣交易時間 |
最小跳動價位/跳動值 |
每日漲跌幅度 |
日圓(JY) |
3.6.9.12月 和三個連續近月 |
夏令:E6:00-05:00 |
0.0000005點=$6.25 |
四階段漲跌幅: 400點>800點>1200點 >1600點>無限制 |
基本介紹
日圓受到國際對日本商品需求量大增,日圓在1984年逐漸開始國際化,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,利率是其中一項,由於日本長期以來實行超低利率政策,因此日本國內外投資機構和個人投資者,採取借貸低利率的日圓,然後轉投資高利率貨幣如紐幣、澳幣、美元或英鎊等等,或者是投資預期報酬較高的全球股票市場,待獲得高報酬收益後,再還清日圓借貸,此為渡邊太太效應。
影響匯率的重要因素
1.利率
利率的高低容易吸引外國資金進出,利率越高對投資者的吸引越高,導致資金流入讓匯率升值,不過如果別國的利率也同步上升或下降,那將抵 銷利率效果。
2.政府態度
政府或是央行對匯率的態度通常是短期直接影響匯率的要素。理由是可以直接在公開市場進行操作,又政府與央行的態度將會影響投資人的心理因素,會有跟風的效應,導致匯率受到影響。如2013年的日本政策推動長期貶值趨勢。
3.國際收支
國際收支如果呈現順差,意思為出口較多,進口較少,這樣容易引起外國對該國貨貨幣的需求增加,因此就容易升值,反之如果呈現逆差,則容易貶值。
4.經濟成長
經濟成長如果較別國快速,這樣容易增加對外國商品的需求,進口增加,匯率容易貶值,不過如果是出口導向國家,經濟成長是透過出口大幅增加,出口增加又高過進口的成長,這樣匯率反而容易升值。2003年的中國就有人民幣升值的壓力。
5.熱錢推動
國際間投資機構預期與推估以上四點未來發展,提早進場布局。或是匯率受到政策長期推動下,同步進場加速匯率變動。
季節性走勢
下圖統計日圓的季節性走勢,分別統計1983~2012年、2003~2012年與近三年三個統計期間的季節性指數,日圓匯率下跌(即日圓升值)值的期間,是在七~十月。而從上漲年數比來看,日圓匯率下跌(即日圓升值)機率最高的月份是十一月,過去年,有7年下跌,下跌機率為70%。日圓匯率上漲(即日圓貶值)機率最大的月份是三月,過去11年有7年上漲,上漲機率為65%。另外,各月份中平均月報酬最小的月份是八月與十月,過去11年,平均每年跌幅為0.89%。各月份中平均月報酬最大的月份是二月,過去11年,平均每年漲幅為1.04%。總結來說,每年七到十月,日圓匯率具有季節性的下跌慣性(即日圓容易升值),如果在這段期間又適逢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大波動,則大規模的日圓利差交易平倉潮,恐將再回過頭來加大國際股匯市的振盪,而造成惡性循環。不過2011-2013年日圓,季節性變動有所改變,10月到12月反而容易貶值,跟政策的推動有明顯的關係,是否未來將會影響季節性變動值得繼續追蹤。
日圓現貨季節性摘要
月份 |
上漲年數 |
下跌年數 |
上漲年數比率 |
平均月報酬 |
一月 |
4 |
6 |
40.0% |
-0.24% |
二月 |
5 |
6 |
45.5% |
1.04% |
三月 |
7 |
4 |
63.6% |
0.65% |
四月 |
6 |
5 |
54.5% |
0.37% |
五月 |
6 |
5 |
54.5% |
0.09% |
六月 |
7 |
4 |
63.6% |
0.23% |
七月 |
5 |
6 |
45.5% |
-0.83% |
八月 |
4 |
7 |
36.4% |
-0.89% |
九月 |
5 |
6 |
45.5% |
-0.75% |
十月 |
6 |
5 |
54.5% |
-0.89% |
十一月 |
3 |
7 |
30% |
-0.51% |
十二月 |
4 |
6 |
40.0% |
0.33% |